什么是微流體和芯片實驗室技術?
正如許多研究人員已經知道的那樣,微流體學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多學科領域,涉及分析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等領域設備上窄通道流體的精確控制和操作。它也有新興的臨床應用個性化的護理點醫學。
大多數研究實驗室著眼于利用微流控技術,設計和制造微流控“芯片”,即芯片上的實驗室,它是一組蝕刻或模壓成玻璃、硅、熱塑性塑料或聚合物(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微通道。形成微流控芯片的微通道連接在一起,以實現所需的特性(即混合、泵送、分類、控制生化環境)。成功地創建這樣的芯片和設置環境需要多種工具和材料,如:
使用軟光刻技術制造的玻璃板、光掩模、光刻膠和pdm(最流行的制造方法)
粘合聚合物和玻璃表面的粘合劑或表面處理工具
壓力和流量控制器
附加的管子和銷子
電暈處理對微流控芯片的開發有何幫助?
無論芯片制造方法如何(如軟光刻),開放微通道的密封都是制造最終封閉微通道所必需的,因此是制造過程中的關鍵步驟。這就需要將封蓋層與微通道基板結合起來。存在幾種間接和直接粘合技術,如紫外線固化液體粘合劑、熱熔合、溶劑粘合、局部焊接和表面改性/處理(如紫外線/臭氧、電暈處理/氣體等離子體)。
然而,電暈和等離子體處理與熱結合或其他結合方法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一系列材料中,因為人們發現這種方法在創造高結合強度方面非常有效,同時降低了加工溫度,并將通道變形的風險降到最低。
電暈/等離子體處理的另一個應用,特別是當PDMS是制造芯片的材料時,是清潔(氧化)表面使其親水以填充和單獨處理微通道。這需要一個足夠靈活的設備來提供目標(單點)和更廣泛的表面處理,如BD-20AC實驗室電暈處理器。
結論:
微流控正在徹底改變實驗室科學的實踐方式,并有潛力在護理點個性化醫療中有廣泛的臨床應用。使能技術是微流控芯片,而有效地制造這種芯片今天需要多種工具和材料,包括用于表面處理的電暈/等離子體處理器。Electro Technic Products的BD-20AC實驗室電暈處理器是一種多功能、低成本的工具,它可以使PDMS-PDMS或PDMS玻璃鍵合用于微流控芯片制造,并且有助于表面清潔(氧化)和微通道處理需要。